很多朋友一到春天就失眠,翻來覆去睡不著。那經常失眠的朋友怎么辦呢?
今天這篇文章,我們來好好聊聊失眠。失眠大致可分五種,你是屬于哪種,該怎么調理?紅杏林中醫都給大家一一備好了調理方法,你會發現調理失眠竟如此簡單!但調理前,我們先來了解下,自己為什么失眠?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,才能真正的戰勝它!
一、10點上床,12點才睡:
紅杏林中醫經常有收到很多朋友留言,說失眠了很久。自己明明很困,但一躺上床,就無比的清醒!
還有些朋友,早早的爬上床,但在床上像煎“烙餅”一樣,翻來覆去,直到12點多才睡著……為什么會這樣呢?就像這位朋友說的,多見肝郁氣滯型。平日里思想包袱重,內外大小事愛操心,還易發脾氣。
中醫認為,入睡是我們身體陰陽氣機轉化的表現。陰氣盛,則入眠;陽氣盛,則醒來。陰陽之氣的順承轉接,就靠肝氣來舒暢。如果肝郁氣滯了,那么睡眠肯定受影響。
二、睡是睡著了,但睡眠特別淺,多夢
整晚似睡非睡,對身邊的動靜一清二楚,根本沒睡好,第二天起床后會感覺很累,精神差,注意力不集中,易健忘。
這類朋友是原因:腎陰虛損。心居上焦,腎居下焦,腎陰虛損,陰精就不能上承,心腎不交,就會虛火上炎,心火偏亢。
三、時睡時醒,醒后不能再睡:
紅杏林中醫有個表姐,之前連續一個月睡眠很淺,不能有丁點聲音,醒后直接就睡不著。
這部分人常常感到口膩口淡,還有厭食、大便不成型等癥狀。往往是因為原因:脾胃不和?!拔覆缓?,則臥不安”。
胃和是白天精神晚上休息的基礎,正因為有脾升清↑,胃降濁↓。通上連下,平衡陰陽,人體的生命活動才能維持。所以脾胃不是很好的人,吃飯不要吃太飽,少吃易脹氣食物。否則易腹脹、胃痛,失眠。
四、多夢
你是這種類型嗎?不是睡不著,而是睡不香!幾乎每晚都做夢。
我們睡覺時,就是身體和大腦給細胞,在充電、清理廢物、加深記憶力。如果大腦一直在做夢,得不到休息,睡眠質量會下降,白天精神不振,有時還會心慌。
中醫認為這是心血虧虛的原因。心主血,血虛則虛火內生、上擾心舍,陰不足于下,神不安于上,就會心神失養,致失眠、多夢、健忘。
五、整晚睡不著
徹夜難眠的朋友,紅杏林中醫真是太心疼你們了!
多少個夜晚,數過羊,一只羊,兩只耳朵,四條腿...沒能越數越想入睡,卻越來越清醒,真崩潰……
這類人屬于心肝火旺型,氣有余就是火,肝郁時間長了,肝火就會怫逆,沖擊肝魂,擾犯心經,灼傷心脈,導致睡臥不寧。也就是中醫常說的“陽浮于外,魂不入肝,心不定神,則不寐”。
好啦,為什么會失眠,相信大家都搞清楚了。下面紅杏林中醫帶大家了解一下安眠對癥調理法,讓你睡得沉,睡得香,好精神。
早上床,難入睡:四關穴
相信朋友都猜到了,最好的調理方法就是疏肝解郁。紅杏林中醫給大家推薦的是按揉四關穴(合谷+太沖),這兩穴位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但他們倆一搭配,用來調理肝郁氣滯,簡直是天生一對。
《針灸穴名解》云:"合谷、太沖各二穴,名為四關,以其能大開通也。"四關穴之所以功效顯著,是因為其配伍具有開通之意。
兩穴一陰(太沖)一陽(合谷),一氣(合谷)一血(太沖),一臟一腑,一升一降,是一組具有陰陽經相配,上下配穴,氣血同調、陰陽同調、臟腑同調,相互為用,協同作用較強。
潛陽于陰,提陰于陽,使陰陽平衡,所以在臨床上用來調理失眠也較多。
我們每天按揉這兩個穴位5分鐘,還可疏肝解郁,暢達全身氣機,讓你心情愉悅,遠離煩惱!
注意:體質較差者,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,孕婦一般不宜按摩四關穴。
睡眠淺,易醒:腎俞&涌泉
需要滋陰補腎,當然少不了腎俞穴,它是補腎的強穴!艾灸10分鐘就好(每周2-3次)。它在體內對應著腎臟,是腎氣轉輸、輸注到背部表面的穴位,也是調腎重要腧穴,所以稱為腎俞。
推薦的第二個穴是涌泉穴,位于足底部,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。
《內經》對涌泉穴做了很精辟的總結:腎出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。意思是說,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,來源于足下,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。
涌泉穴是補腎壯陽的要穴,灸之具有強筋壯骨的作用。
每天艾灸5-10分鐘,以皮膚微微發紅最佳,每天1-2次。
時睡時醒,醒后難入睡:中脘&關元穴
調理原則以健脾和胃安神為主,我們先順時針按揉中脘穴,再艾灸關元穴10-15分鐘,每周2-3次。
中脘穴是我們人體天生就自帶胃藥,可調理腹脹、腹瀉、腹痛等很多消化系統的疾病。
在臨床常用它來調理胃病,不僅療效顯著,還天然綠色不傷身體。
關元穴也是調理脾胃的大穴。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線上,當臍中下3寸。
多夢:神門&內關穴
養心安神,這種情況必找神門,顧名思義,神門是安定心神的門戶,有人稱其為“睡眠之門”。
每晚睡前加上內關穴一起按揉,能益氣鎮靜、安神定志,有助產生困意。
穴位按揉是一種很簡單的調理方式,沒事常按按,睡得好,睡得香。
按揉穴位方法:按照神門、內關的順序,指端按揉2分鐘。
整晚睡不著:三陰交&行間穴
三陰交,紅杏林中醫已推過幾次了,誰艾灸誰知道它的好~尤其是女人。(禁:孕婦)
經屬:足太陰脾經,足太陰、厥陰、少陰,三條陰經交會于此。常艾灸,可很好地保養肝、脾、腎,使其氣血充足、流暢。
行間屬火,是肝經的子穴,能用來調理肝郁化火引發的病癥。它最擅長調頭面之火,如眼睛紅腫,面熱鼻血等,功效是清肝明目,調經止崩,疏肝利膽。肝好,自然睡得香。
按照上述方法調理失眠,同時也需要注意這些哦:
1、睡前不要用太熱的水燙腳
2、晚上最好不要鍛煉
3、睡前不要跳廣場舞,看刺激的電影,盡量使神智安寧無擾,最好睡前靜坐會兒。